【世界汉学讲坛】德国汉学家如何看待未来的中德学术合作?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4-03-14

  中德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国高校间的学术合作?3月12日下午,3月12日下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2024年“世界汉学讲坛”第三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由中德高等教育合作专家,柏林工业大学中国中心主任Sigrun Abels(艾思古)担任主讲嘉宾。

微信图片1.png

  作为一位十多年来亲身参与并见证中德学术交流合作发展的资深学者,Sigrun Abels博士通过深入剖析柏林工业大学中国中心(CCST)的研究理念与实践成果,向与会师生阐述了中德两国在学术、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与创新的深远意义,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在演讲中,Sigrun Abels博士首先详细介绍了其所领导的柏林工业大学中国中心(CCST)及其所开展的一系列学术工作。她表示,CCST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更是一个连接中德两国学术界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的科技发展脉络与社会变革趋势,CCST为推动中德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与支撑。

  在谈到中国的科技发展时,Sigrun Abels博士特别强调了中心开设的“China Lunches”系列讲座和“Chinnotopia: STEM Lectures”系列讲座。这些讲座聚焦包括气候保护在内的众多热点话题,探讨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动态以及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她认为,中国在大数据、智慧物流、机器人技术等前沿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强大实力,也为中德两国的学术合作提供了更多契机。

  最后,Sigrun Abels博士对CCST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她表示,CCST将继续与包括世界汉学中心在内的中国高端学术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中德两国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同时,她也鼓励更多的学者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国研究中来,共同推动世界汉学(中国学)的发展与进步。

  世界汉学讲坛是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构建的高端学术对话交流机制,旨在充分发挥汉学家的桥梁作用,搭建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更多平等互信的对话,不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鉴共赢贡献智慧与力量。讲坛自开幕以来,一直践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使命,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学术问题,推动建立持久深入的学术对话机制。


责任编辑:吴文志